栏目导航
avigation
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
浏览: 1047|
发布时间:2022-09-26
|
人表皮生长因子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,分子量约为6000道尔顿,等电点约为4.6,分子内有三对二硫键,因而对酸、碱、热等理化因素均较稳定。
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,能较强地促进各种表皮组织生长,在医学上己用于烧烫伤、溃疡、各类创伤以及角膜损伤等的治疗。人表皮生长因子还能促进正常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,添加到美容护肤品中可以达到美白、抗皱、延缓衰老的作用。20世纪80年代前,hEGF的来源主要是通过组织和体液提取,由于hEGF的含量极微,造成提取成本高且产品纯度低,使hEGF的应用受到了限制。80年代以后,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,人们通过基因重组技术,利用大肠杆菌、酵母菌等生产hEGF获得了成功,为工业化生产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打下了基础。
人的尿、血液、乳汁及胃液等中含内源hEGF大约为50ng/mL[10],且常与EGFR结合,因此从自然来源中提取hEGF相当困难,仅限用于理论研究。规模生产hEGF有2种途径:一是固相化学合成法,但因为hEGF中含3个二硫键和多种官能团的氨基酸的残基,所以合成产物纯度与产率不高,无法工业化生产。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hEGF。基因重组hEGF的基本策略是首先从cDNA基因文库中探测并分离出hEGF目的基因;其次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如pETAC质粒上,构建强启动子下的含hEGF目的基因质粒;然后将质粒转化至基因工程菌中筛选、培养和表达hEGF,并分离纯化hEGF。产物hEGF主要存在3种表达形式:①是细胞内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,鉴于hEGF在胞内以包涵体形式存在,在分离中需破裂细胞,导致纯化困难,且产量低;②是在细胞周质中表达,主要是将大肠杆菌(E1coli)的碱性磷酸酶的信号肽与hEGF基因相连,最高表达水平为300mg/L~400mg/L;③是细胞外表达,主要利用细胞外膜蛋白信号肽基因优化、构建质粒,产物表达水平为0.25g/L~1.10g/L。